融科讲堂

第3期:中国人工智能+金融行业研究报告(下)

2019-07-22

未来金融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将趋于成熟与理性,在细分领域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的标杆企业将获得长期发展。金融行业未来将实现真正的普惠化,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,实现全社会福利的提升。

01—行业洞察与策略分析

目前,人工智能+金融行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,新兴的科技公司如果想要进入这个行业面临着许多壁垒:高端人才储备、金融场景理解能力、数据积累实力。

不同于其它传统产业,金融行业进入门槛高、行业风险大、业务复杂程度和关联敏感程度相对集中,对技术赋能与行业认知融合理解要求相对严格。

随着银行业黄金时代的终结,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因素与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影响下,中国金融机构面临增速放缓的发展窘境,技术创新与业务转型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
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,应重视金融业务风险与技术风险叠加后产生的扩散效应,同时对行业发展与风险监管之间要进行有效平衡。

02—行业典型公司案例

蚂蚁金服定位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能力的科技公司,通过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赋能合作伙伴及金融机构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度渗透。

度小满金融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、 提供解决方案等方式,在大数据风控、智能催收、智能投顾等领域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的智能化水平。

IBM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形成了系列重要成果,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,为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多行业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,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建智慧地球。

平安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预测AI、认知AI、决策AI在内的相关解决方案,其中人脸识别、声纹识别的识别精度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
云从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,结合云从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优势,为金融行业的人证核验、客户画像、智能营销等各典型应用赋能。

旷视科技通过金融级的人脸识别技术,为客户提供在线用户身份验证、刷脸支付、卡证信息一站式录入、活体检测、防伪攻击等服务功能,助力金融企业提高客户服务。

03—行业进化趋势展望

未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场趋于理性与成熟,人工智能+金融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。

随着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,促使金融行业的服务模式在未来发生巨大变化,新科技的应用使得金融机构的服务触及到更多尚未覆盖的群体。

中国在未来的金融监管上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理念,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监管创新,运用监管沙盒等机制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管理。

人工客服